通知公告 
首页 > 正文

刘云团组因公赴罗马尼亚出访报告
2017-11-08 10:25:18   来源:     点击:

 

20171017日至23日,由河北地质大学科技处处长刘云教授、曹延飞老师、周亚红老师、贺跃老师、研究生邢会婷组成的代表团一行五人赴罗马尼亚参加第十届工科商科教育国际会议暨第八届巴尔干地区工科商科教育国际会议8th Balkan Region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Education (BRCEBE)&10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Education (ICEBE))。旨在分享与传播在工科商科教育,商业应用创新,跨学科和跨文化经验借鉴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为与会者提供潜在市场分析和发展趋势。

一、主要内容

第十届工科商科教育国际会议暨第八届巴尔干地区工科商科教育国际会议在罗马尼亚锡比乌西安•布拉卡大学(Lucian Blaga University of Sibiu, România)举行。会议由罗马尼亚锡比乌西安•布拉卡大学和德国维斯玛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主办。合作单位包括罗马尼亚国家教育部、研究与创新部、河北地质大学、菲律宾马洛罗斯市的拉康索大学、挪威奥斯特福德大学学院、南非开普半岛科技大学等来自各国的大学和机构。本次会议为来自全球的学者、企业家和学生们分享其在创新与商业应用方面的大量知识,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必将对本地与世界范围产生有益影响。会议开幕式上刘云教授代表河北地质大学进行了致辞。本次会议议程主要包括两部分重点内容,分别是专题报告和专题研讨会。

                                             

1 专题报告

1)报告人: Dr. Iring Wasser(德国工科专业认证机构的常务董事以及德国工科专业认证机构咨询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

报告主要内容为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新发展及其对欧洲高等教育领域实现产生的深远影响。主要对构建内外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结果信息的管理和分析能力以及拓宽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保障范围和途径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和说明。

2)报告人:Prof. Norbert Gruenwald(国际工程与商业教育会议(ICEBE)主席)

Norbert主要通过两个国际合作项目阐述和分析技术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相互作用。第一个项目为印度尼西亚泗水理工学院(InstitutTeknologiSepuluhNopember)与德国维马斯大学(Wismar University, Germany)的合作项目。报告指出印尼有超过17000个岛屿,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之一。这就导致了一项巨大的国家发展任务。但它也有机会成为世界上创造可持续区域和当地人类环境系统的先驱之一。小岛外岛屿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发起和维持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该报告的内容就此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第二个项目为非洲南部的能源效率项目(The Project on Energy Efficiency in Southern AfricaPEESA)。PEESA项目是国际合作的一个例子,旨在建立学术和科学能力,以解决南非和纳米比亚的能源和能源效率问题。它的重点是根据国际公认的工程教育标准设计的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方案为基础的工程课程。在这两个项目中,最重要的结果是,可持续发展必须事先让用户群体参与,必须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必须满足目前的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的能力,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

3)报告人:Dr. RonnyAdhikarya

Ronny博士在印度举办的2016年国际工程与商业教育国际会议(ICEBE)的最后一次主题演讲中,提出了“Quadruple-Helix”概念,即如何确保大学或学习组织的市场需求相关性和成本效益管理。本次会议是延续此概念,并且对此概念的进一步升华。Ronny博士提出,在当前以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型社会中,在极其严峻的竞争环境中,需要不同的、新的思维模式、能力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而在普通的从自上而下、纵向交流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的市场和环境。因此,许多大学正在逐渐转变为创新创业中心,而不是简单地提供教育。这种培养模式需要新的教育理念,需要一个全面的、跨学科的教育方法。本次主题演讲对此进行了深刻剖析。

2 专题研讨会

六个专题研讨会主题分别为:学术与商业合作、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和研究、工科商科教育的方法创新研究、工科商科教育的知识管理体系研究、工科商科教育的社会哲学理论研究、工科商科教育的管理及可其持续性发展模式。其中本代表团成员主要参加学术与商业合作、工科商科教育的方法创新研究以及科商科教育的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等专题的讨论,并且就个人研究进行了汇报演讲。

我校四位师生针对会议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汇报演讲,并回答了与会专家的提问。研究生邢会婷同学作了“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热情”为题的报告,曹延飞老师作了“高校开放网络教学建设研究” 为题的报告,周亚红老师作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评价” 为题的报告,贺跃老师作了“坚持“三--三”理念的“A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以河北地质大学为例” 为题的报告。通过师生们对各自论文的讲解,在增进与会专家学者对河北地质大学了解的同时,也使与会师生深入了解到相关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和先进成果。

 

3 锡比乌西安•布拉卡大学孔子学院的参观考察

参加学术会议之余,会议代表团参观考察了锡比乌西安·布拉卡大学孔子学院,并得到院长王冏教授的热情接待。王院长对于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当地经济文化以及中罗互通交流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河北地质大学在孔子课堂的建设、对外合作交流等领域提出了宝贵意见。刘云教授对王院长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其在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罗关系发展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高度赞扬,并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同锡比乌西安·布拉卡大学孔子学院的交流学习。

 

二、收获与体会

培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主要举措、振兴计划等进行详细说明,足以证明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教学模式、深刻的教学改革必须为实现2020年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保驾护航。本次学术会议,各国学者在此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刻讨论,让我们获得了诸多宝贵经验。

1 加深了对学术—商业关联的理论认识

学术的真谛是求真,商业的目的在于获利,看似不相关的两者,实则在市场化的经济中却息息相关。商业推动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改善商业洞察力。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如何培养具备商业洞察力、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专业素质人才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企业家精神不是先天具有的,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启发、引导和强化个体的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政策环境,塑造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社会和社区文化氛围来支持和帮助具有创业倾向的个体取得创业的成功,从而使得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和应用逐渐走上科学化、理性化的轨道。

2 加强了对“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解和认知

在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高校质量为宗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基本框架。通过各位学者,尤其是Iring Wasser教授的深刻剖析下,我们认识到在提出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质量保障对高校质量的持续改进作用,构建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结果信息的管理和分析能力,拓宽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保障的范围和途径。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思考如何将理论转化为适合我校学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进一步思考将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3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增加了信心

本代表中部分学者为第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交流,出行前对英语表达忐忑不安,对于个人的学术水平缺乏自信。在参加会议和考察期间,通过与各国的学者的交流以及个人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肯定和赞扬,大大提高了自己在外语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方面的信心。通过认真聆听各国学者的发言以及与各国学者进行深刻交流后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中国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对于其他国家的学者而言亦是心向往之。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同时,在学术交流方面,扩宽了自己的认知领域,加强了与各国学者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为自己未来学习、工作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意见和建议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中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机遇,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开拓视野、改革创新,主动用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指导中国高校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故进一步跟踪研究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学习其先进的理念、完善的管理,取其精华,将会助力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王必锋等4人因公出国公示
下一篇:刘云等4人赴罗马尼亚回国信息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