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第四届国际牙形石协会主办方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邀请,我校资源学院王丽娜同志,于2017年6月24日至7月2日,到西班牙参加第四届国际牙形石会议,在外停留9天,批件文号为:冀政外出字[2017]0357号。
按照省外办相关管理规定,现就王丽娜同志此次出访回国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7月17日至21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与国际交流合作处联系。
联系电话:87207567,87207022
附件:
1. 出访人员名单
2. 出访国家(地区)、机构及路线
3. 出访成果及任务完成情况
4. 经费使用情况
河北地质大学
国际交流合作处
2017年7月17日
附件1
出访人员名单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职称
王丽娜 女 1988年6月5日 河北地质大学 讲师
资源学院
附件2
出访国家(地区)及路线
出访国家(地区)和机构:西班牙 瓦伦西亚
出访路线:
该同志于6月24日由北京启程飞往西班牙瓦伦西亚参会;于7月1日乘坐由瓦伦西亚离港的航班飞往北京,7月2日抵达北京。
附件3
出访成果及任务完成情况
一、 主要活动
2017年6月25日:在瓦伦西亚大学Burjasot校区会议注册,参加破冰会。
2017年6月26日:参加第四届牙形石国际会议开幕式,开幕式由Peter Carls博士进行一个小时会议讲话;开幕式后听取学术报告
2017年6月27日:听取学术报告;参加“Pander Society”(即国际牙形石协会)业务会议。
2017年6月28日:参加会中Iberian Range野外考察。
2017年6月29日:听取学术报告;参加官方晚宴:庆祝牙形石协会成立50周年,由牙形石协会主席赖旭龙主持。
2017年6月30日:听取学术报告,并将本人研究成果“最年轻的Vjalovognathus属牙形石在藏南色龙剖面的发现与报道[英文题目:THE YOUNGEST OCCURRENCE OF VJALOVOGNATHUS AT SELONG (TIBET)]”展示,且同与会国际专家进行讨论。会后参加SDS和ISSS业务会议。由Manuel Rigo博士主持闭幕式。
二、 主要收获
1. 认真聆听了会议中的所有报告,报告主题包括:寒武纪牙形石生物地层到三叠纪牙形石生物地层;牙形石生物的起源、演化到灭绝;有关地质历史上的几次生物灭绝事件中的牙形石记录。这是一次难得的专业领域的详细报告,参会学者来自全世界25个国家,针对以上主题举行了88个会议口头报告和展示了85个学术展板。知名的前辈学者对牙形石研究的历史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演讲,正当活跃、有所成就的中年学者将其最新的发现分享给与会者,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年轻学者将最新的其他学科与古生物学科进行交叉,让人民看到了牙形石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将本人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同与会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教。本人发现的二叠纪冷水牙形石新种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来自加拿大的Christopher Barnes建议可以将这些新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此想法也得到了来自波兰的学者Jerzy Dzik的肯定,虽然前者是研究奥陶纪牙形石,后者是研究泥盆纪的,但来自不同时期同一生物的研究为本人打开了思路,也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新思想。
附件4
经费使用情况
出访费用按照学校有关出国(访学)规定,由“国家级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支出,已经我校财务部门审核。此次出国费用,包括国际旅费、住宿费、伙食公杂费以及其他费用, 共计人民币23732.88元。
上一篇:尚国琲等4人因公赴台总结报告 下一篇:王丽娜1人因公赴西班牙出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