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涛回国信息公示
为了促进中国河北省与捷克友好往来,增进河北地质大学与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的友好合作关系,推进两校合作建立的捷克研究中心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应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国际事务主管副校长拉迪姆·哈拉玛教授的邀请,我校河北地质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捷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建涛同志于2017年11月13日至2018年2月10日到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进行访学,共在外停留90天。批件文号为:冀政外出字[2017]0854号。
按照省外办相关管理规定,现就王建涛同志此次出访回国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2月26日至3月2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与国际交流合作处联系。
联系电话:87207567,87207022
附件:
1. 出访人员名单
2. 出访国家(地区)、机构及路线
3. 出访成果及任务完成情况
4. 经费使用情况
河北地质大学
国际交流合作处
2018年2月26日
附件1
出访人员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及职称
王建涛
男
1965.12.29
河北地质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捷克研究中心研究员
附件2
出访国家(地区)及路线
出访国家(地区)和机构:捷克 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
出访路线:
该团组于2017年11月13日由北京出发飞往捷克奥斯特拉发;并于2018年2月9日由捷克出发飞往北京,2月10日抵达中国北京。
附件3
出访成果及任务完成情况
1. 对中捷经贸合作现状的研究
访学期间,我首先和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经贸学院研究国际贸易尤其是中捷贸易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互补性研究,其中就包括了曾经参加过河北省外专局引智项目的捷克著名经济学家、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前副校长雅罗米·哥特沃德教授。我们主要研究的议题是中捷经贸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交流领域。
由于社会制度变化等方面的原因,中捷两国关系经历过一段低潮期。双方关系从2014年开始由冷转热,此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提出,捷克新执政的社民党特别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将对华关系列为捷克外交中的一个突破口。此后,双边关系开始突飞猛进,各领域都发展非常快。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水平。
短短两三年时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捷关系就结出了累累硕果。目前,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四座城市已经开通直达布拉格的航班,明年可能还要再开通两条,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是难以想象的。
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赴捷游客达到38.6万人次,同比增长44.2%,全年有望接近50万。中国赴捷克游客迅速增长,一方面是受益于多条直飞航线的开通,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人民对捷克文化尤其是人文景观的了解和喜爱。
中捷经贸交流的成果是中东欧地区的一个亮点。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中国捷克两国关系持续升温,捷克是中东欧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比较高的劳动力素质,这让“走出去”到捷克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对捷克协议投资金额从3年前的不足3亿美元,猛增到2017年的约30亿美元。此外,捷克对华投资存量也达18亿美元,中国成为捷信和斯柯达等捷克企业在全球的最重要市场。
数据显示,2017年,双方贸易尤其是捷克对华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据统计,1-9月,双边贸易额达到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捷克对华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4.4%。事实证明,中国和捷克的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但是,中捷经贸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捷克存在较大的对华贸易逆差以及贸易方式和品种比较单一等。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普遍性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也将会成为进一步发展双方经贸合作的制约性障碍,例如语言的差异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而跨文化沟通的不通畅和不完整, 又会造成信息不对等,沟通不彻底,从而造成从法律法规到行业标准,从文化认同到产品认可,从投资环境到商品市场,从价值观念到企业文化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分歧甚至投资失败。
2. 捷克语人才培养
为了全面深入执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两国之间在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培养捷克语人才,从语言互通,到跨文化交际,并最终服务于两国之间其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里说的人才,并不仅仅是指懂得捷克语的语言人才,而是更加广义的人才,即懂得当地语言,又要了解和熟悉当地的理事文化、风土人情,尤其是政治和商业环境。
捷克高校,以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和奥斯特拉法大学为例,都非常重视捷克语的推广与教学。其中,两所大学均常年面向国际留学生免费开设捷克语培训课程,而且专门成立了服务于国际留学生的学生组织ESN,组织各国留学生举办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帮助他们全面了解捷克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语言和社会活动引导外国学生了解捷克的文化。
奥斯特拉发大学是注重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大学,文学院的捷克语系专门开设有捷克语言文学、捷克语教学、捷克文学批评等专业以及专门针对外籍捷克语教师的师资培训班。
在我访学期间,奥斯特拉发大学的校长、外事副校长、文学院院长、捷克语系主任、国际处处长以及捷克语、英语和德语等外语教师多次分别和我进行过针对外语教学法、中捷语言教学特点比较等专业性研讨,而在你学校层面上,更是注重发展与国内高校的合作。我代表我校和奥斯特拉法大学初步达成下列协议和共识:奥斯特拉法大学继续选派优秀的捷克语专业硕士以上的在校生前往我校进行专业实习,担任我校捷克语专业的捷克语教师,帮助我校搞好捷克语专业建设。同时,奥斯特拉法大学将真多我校捷克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开发灵活多样的培训和进修项目,为我校培养实用型和复合型的捷克语专业人才。
此外,奥斯特拉法大学还提出了各种构想和方案,希望进一步开拓和加深与我校其他领域以及国内其他高校之间更加广阔的合作,例如开展全英文授课的博士、硕士联合培养,本科层面的学生交流与交换,以及在交换生基础上的本硕连读等形式的教育合作。
3. 汉语推广
为了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进,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力打造我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品牌,通过与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的合作,把两校共建得孔子课堂打造成为在摩拉维亚地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基地。
近几年来,从捷克高校到普通百姓,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大:2016年我校30名学生来捷克参加捷克语培训时,我们是奥斯特拉法大学接待的第一批中国学生,被当作当地一景看待。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在奥斯特拉法大学国际处和国际学生联合会的邀请下,我们组织举办了一个中国文化之夜,展示了一些标示性的中国文化元素,如象形字、书法、民歌、黄梅戏、京剧、太极拳和饺子等,引来捷克电视台一频道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当地刮起了一阵不小的中国风。当时奥斯特拉法大学就表示,他们非常希望进一步开展与我校的全方位合作,争取把汉语教学引进他们的课程体系。
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则更进一步,每年举办一次捷中科技大学会,广邀国内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而且还每年派任前往我校参加与我校共同创建的捷克研究中心举办的中捷论坛。同时,我校与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我校和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联合培养的8名博士生在2018年1月份已经全部登记入学,同时,本科和硕士层面的学生交流也进入快车道。这些在捷克学习的学生和老师,在完成各自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工作之外,也成为了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和辅助力量。
时任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外事副校长的哥特沃德教授更是不遗余力争取和推进孔子学院的建设。从2016年起,经过将近2年的努力,河北地质大学与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共建的孔子课堂终于在2017年11月获得国家汉办的批准,现在正在进行前期的筹备工作,如市场调研、需求分析、课程体系等工作。而汉语教学的需求与教学方法研究也是我本次访学的内容和任务之一。
为了对不同语言的教学特点进行比较,找到最佳的汉语教学方法,我反复进行课堂观摩,旁听了不同语种、不同学生层次、不同学历层次的外语课,比如奥斯特拉法大学外事副校长、博士生导师Renata教授给捷克籍英语专业硕士生的课程、捷克语教师Zdenka给欧洲伊拉姆斯项目交换生用英语讲授的捷克语课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外语培训部给亚洲留学生开设的英语补习提高课程,校外语言学校举办的捷克语和汉语教学等。通过听课、观摩和与任课教师的探讨,我逐步看到了在捷克进行各种外语教学之间的细微差异,我也同时利用各种机会,或者简短地描述一个中文特有的语言特点,或者用几分钟时间简单系统地介绍一种中文语法逻辑,并通过观察学生们的表情和反应判断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并从而做出一些结论性的总结。所有这些只是和经验,都为今后的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 中国文化讲座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我把中国文化讲座作为本次访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边从事其他调研任务,一边准备了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国家概况、典型风景、中华茶艺和中国武术等相关内容和题材的讲座稿,一边和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国际处、国际学生联合会、奥斯特拉法大学国际处、国际学生联合会、科学学院和人文学学院以及奥斯特拉法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等联系、协调,参加、参与并举办一些跨文化交际活动、座谈会、讲座等。
在多方努力下,我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举办了6次以上的讲座,题目分别有《中国茶文化展示》、《中国武术与功夫》、《中国的龙文化》、《中国的农历新年-春节》、《中国的长城文化》、《孔子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弟子规与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倡议》等。获得了听众的好评。其中,奥斯特拉法大学希望我下学期为他们开设为期一个学期的中国茶品评与鉴赏课程,科学学院的卢卡斯博士希望和我进一步合作,追寻咏春拳在欧洲尤其是在捷克的传播脉络,而奥斯特拉法大学医学院则希望我提供帮助,引进与中医针灸有关的合作课题。
附件4
经费使用情况
出访费用按照学校有关出国(访学)规定,由河北地质大学出国培训经费支出,已经我校财务部门审核。此次出国费用,包括国际旅费、住宿费、伙食公杂费以及其他费用, 共计人民币28000元。
上一篇:曹秀玲因公出国信息公示 下一篇:王凤鸣团组因公出国信息公示